对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特色的探析 蔡瑞勇 (河南开封市博物馆,河南 开封475000) 摘 要: 千年艺术彰显无限魅力,文化载体透出纯朴、豪爽的民风。其艳丽的色彩、 饱满的构图、粗犷、灵动的线条、夸张的人物形象、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一切无不让人陶醉 其中。观后给人以振奋、喜悦、欢快的艺术享受。每一幅作品都寄托着人民的心愿,传达着 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求与向往,静静的欣赏它、阅读它将会被它多样的形式,丰富的 内容所吸引。 关键词:线条;色彩;构图;文化;书法 中图分类号:J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 2010)05-0125-02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艺术风格。每幅年画作品都是文化的载体,渗透着中原人民纯朴、豪爽的民风,是劳动人民 心 灵的再现。其色彩艳丽、构图饱满,“简练中蕴含着大气,粗犷而又不失细腻”。观后给人 以振奋、喜悦、欢快的艺术享受。每一幅作品都寄托着人民的心愿,在表达喜庆、吉祥气氛 的同时,也传达出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求与向往。①以下为笔者从线条、构图、 色彩、题材及其文化内涵等各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一、粗犷、细腻、古拙、灵动的线条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通过民间艺人的精心雕刻,使画面线条形成了粗与细、曲与直的强 烈对比,达到古拙粗犷、概括性强的艺术风格。不同的线条出现在画面不同的部位就形成了 不同的神韵。凝重处如钢丝铸成,飘舞处飞舞灵动,这种飞舞是凝重的飞舞,这种飞舞也只 出现在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上。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主要以门神为主,门神又分为武门神与 文门神。②在表现武门神时,其线条粗犷、豪放、古拙,给人以刚毅、威严的魅力。具体 到 年画作品中,如《马上鞭》、《岐山脚》等。而文门神中,其线条比较细腻、流畅,给人以 文雅、亲切的享受。具体到年画作品中,如《和合二仙》、《三娘教子》等。 在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中虽然以粗犷、凝重的线条为主,但又不缺乏飘舞灵动的线条。 这主要表现在描绘人物所穿的衣物,带的飘带、佩饰上,给人以灵动、飞舞的动感。具有“ 吴带当风”之美。这一特色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构图,同时也活跃了作品的气氛,使其更具有 感染力。例如:《火塘寨》、《盗仙草》、《童子抱瓶》等作品中都有这种艺术风格的体现 。同时每一幅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在表现人物脸部时,通过外轮廓粗犷、刚毅的线条与其面 部五官细腻的线条形成对比,更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中为数不多的描绘儿童形象的作品,其用于表现 得线条流畅、活泼,把儿童天真、可爱、顽皮、好动的性格刻画的惟妙惟肖。如作品《刘海 戏金蟾》等。 二、饱满、巧妙、独特的构图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采用传统技法构图。整个画面饱满紧凑、有主有次、所描绘的对象 明显,情景人物形象生动突出,安排巧妙,表现出匀实、和谐、对称的美感。每一幅画面在 具体创作时又加以纹饰、文字,使画面更加饱满、完美,同时也增添了画面内容的主体含义 。在绘制多个人物画面时,通过大小的对比,使作品主题更加突出。为了集中力量表现主题 人物的面部表情,它把主要人物的头部画得很大,身体画得很小,为了突出重点人物,而把 马画得很小,甚至还没有人大。例如:《马上鞭》等作品中。有的同类物象也有大小之别, 如把主要人物画得很大,他旁边站里的侍者就画得很小。③如作品:《平安如意》,还有 “ 《岐山脚》”、“《五子登科》”等作品中都有这种风格的体现。这种质朴、夸张、变形、 巧妙的构图法则,就深刻地体现出了民间艺术独特的审美意境。 三、厚重、艳丽的色彩;彰显无限的魅力 夸张的形象、装饰的风味,就必须配以夸张的色彩。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最抢眼的特色 莫过于其色彩。它的色彩恰是春节期间农民制造强烈节日气氛的催化剂。色彩鲜艳、浑厚、 对比强烈,使人看了情绪欢快而精神振奋。这种红、黄、紫、绿等色彩搭配在一块,单纯响 亮,自然和谐。④当然这里的颜色是采用了写意的手法,而不完全是生活中真实的色彩。 它 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而相当自由的改变物体的颜色。例如:画一片荷叶,可以画半边绿半边 黄,这是生活中所没有的,然而画上去却看着很美。在描绘钟馗的形象时,开封朱仙镇木版 年画把钟馗的面部用大面积的青色来处理,从而把钟馗青面獠牙、相貌奇特、长相丑陋的形 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具有震慑力的性格特征一下子也跳跃了出来。这也使人们在欣赏这幅作 品时,通过颜色就可看出作品主题人物正义、威严之气。 四、丰富的题材与独具魅力的人物形象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所选择的题材与塑造的人物多取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 和人们所喜爱与敬仰的英雄豪杰。以简洁、明快、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了这些英雄人物形象高 大、一身正气、纯正无私而不带媚态的艺术形象。⑤例如:作品《马上鞭》,不仅蕴含着 厚 重的历史文化,而且所描绘的人物秦琼、敬德的形象堪称开封朱仙镇年画中的经典。威严刚 毅中又透出淡淡的微笑,作品不仅成功的塑造了英雄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贴近了人们的生活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所刻画的钟馗形象更具特色,青面獠牙、豹头环眼、铁面虬髯、相 貌奇特、形象生动、富有张力。整幅作品透着正义、威严之气。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所描绘的人物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爱憎分明。例如在《赵云救 主》这幅作品中,作者为了突出赵云的形象,把赵云的动作、面部等都描绘的非常优美,把 一位英俊潇洒、机智勇敢、武艺高强、威震天下、临危冲阵扶救幼主的名将形象展现在了人 们的面 前。而恰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其对阵曹将的形象则显得粗犷丑陋,这些描绘是劳动人民真 实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通过这些形象,使那些代代相传的、优秀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能 更好的传承下去。 五、深刻的文化内涵 托物言志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方法之一。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就常用此方法来寓意人民美 好的祝福。具体到画面中,其常用花木、禽、兽等素材来象征和寓意抽象的思想内容。例如 :莲花、鲤鱼表达“连年有余”,莲子、桂花、石榴来表达“连生贵子”、“多子多福”, 大公鸡、荔枝来表达“大吉大利”,花瓶、如意来表达“平安如意”,牡丹象征富贵,鸳鸯 象征爱情等。所有的这些平日生活中为大家所熟悉的物品,都被赋予了情感与生命。⑥来 寄 托人民的心愿,在表达喜庆、吉祥气氛的同时,也传达出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求与 向往。 六、书法艺术之美 年画落款中的文字一般以楷书、隶书、行书为主,这也是利于辨认,利于传播。年画作 品中的书法先是由艺人或者书丹高手书写于纸上或者直接书写于画版之上,然后由雕版艺人 进行雕刻。如果说书写者是第一次创作,那么后者就为第二次创作。雕刻年画版时,既要保 持原墨迹之神韵、风采,同时雕版艺人又对其进行了二次加工,从而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感 受或者习惯。使作品体现出了另一种味道,或厚重或雄浑或粗放或飘逸之美。例如开封朱仙 镇木版年画大毛“福禄寿”作品中,落款文字为行书,一面为“福如东海长流水”;另一面 为“寿比南山不老松”。⑦这里的落款文字不仅使画面体现出了对称、饱满的构图之美, 更 把中国书法这一独特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表现。这幅作品中的书法线条厚重有力,自 然流畅,粗 细方圆对比强烈。这也让整幅年画作品更具有艺术魅力。而现今许多艺人在雕刻新年画版时 ,上面的文字直接采用电脑打印的字体,这样雕刻出的作品呆板、无神,失去了年画作品中 书法独有之美,也使整幅作品顿失光彩。 另外,年画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承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例如:“三娘教子”、“五子登科”不仅是对中国文化形象地描绘,还能从中看出人 们希望下一代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反映了他们的进取精神。从“牛郎织女”(天河配)、“ 渭水河”(姜太公钓鱼)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 这一幅幅内容丰富多样的年画作品都是劳动人民心灵的结晶,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体现, 通过变化不断的线条,多姿多彩的颜色,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不同的场景内容等,把中国 五千年的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呈现在画面中。俨然像一本百科全书,通过阅读它、欣赏它、把 中国传统文化慢慢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融进了下一代的心中。 注释: ①②③④⑤郭太运.朱仙镇年画与民俗[J].中州民俗,1989:3-12. ⑥吕胜中.中国民间木刻版画[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13-20. ⑦李仁振,沙旭升.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35-36. 参考文献: [1]李仁振,沙旭升.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2]王冬龄.书法篆刻[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3]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4]吕胜中.中国民间木刻版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
收稿日期:2010-04-02 作者简介:蔡瑞勇(1979~),河南开封人,河南省开封市博物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 保护中心副主任,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民间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