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孝道教育——家庭教育之基 _时代人物 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基金课题
 
青少年孝道教育——家庭教育之基
投稿信箱:ems9586@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青少年孝道教育——家庭教育之基 
郭学渊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 
  摘 要: 教育是立国之本,而作为教育源头的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不容忽 视。笔者认为,家庭教育应从孝道教育抓起,把加强青少 年孝道教育作为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成效的一个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孝道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涵 义及关系,阐述了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孝道教育的优势,并提出了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加强青少 年孝道教育,最后阐述了加强青少年孝道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孝道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优势;重要性 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 2010)05-0098-03
  孝道教育应从家庭教育抓起。这是因为:首先,家庭作为老年人生活的第一场所,那也 就是孝道得以践行的最佳场所,同时,也是父母们言传身教的最好时机;其次,现代孝道首 先是作为家庭美德存在的,而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枢纽,是社会道德信仰重建的起点 ;因此,孝道教育应从家庭抓起。以孝道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出发点 ,在家庭教育中加强孝道教育,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 养成,更关系到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昌盛。

  一、孝道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涵义
  1、孝道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应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尊亲、悦亲 和养亲为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包括:
  第一,尊亲①:即尊重父母,在态度上尊重父母。不能跟父母大声讲话,不能向父母 发脾气,不能给父母脸色看,更不能虐待父母等。
  第二,养亲②:即赡养父母,这里指的赡养父母不单单是指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 ,而 且还包括对父母精神上的尊重、体贴和爱戴,包括对父母、老人的精神、心理、感情等方面 的需要、关心和满足,才能真正反映和体现孝的本质。〖JP〗
  第三,悦亲③:即顺从父母,对于父母,除了尽心奉养,给予精神上的关心和敬重外 ,还要顺从他们的意愿。
  第四,注重自身的立身之道④:主要指不能使父母蒙羞,不能损坏父母名声,不能使 父母伤心等。如: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等。 
  2、家庭教育,指的是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年轻一代进行 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活动。主要包括:
(1)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
(3)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4)培养孩子审美与健体的能力
(5)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6)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二、孝道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孝,善事父母者,从子。子,承老也”。⑤ “孝” 字由“老” 字头,“子” 字底 构成,其字意体现了父子关系,父在上,子在下,父亲要抚育、关照儿子;儿子要尊重、孝 敬父亲。而“教”字是由左“孝” 右“文” 组成,其予寓意“教育”之道就是“文”之以 “ 孝” 。教育就是通过文字、文章、文艺、文化来传播孝道,古人把宣传、弘扬孝道作为 教育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孝道教育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1、孝道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与孝道教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家庭教育内容中的一些培养孩子良好品德 的教育,实际上是包括孝道教育中的对孩子实施尊亲、悦亲和养亲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而孝 道教育的好坏反过来又决定着家庭教育是否到位,是衡量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一条准则。
  2、孝道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
  孝道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正所谓“孝为入德之门,德为成事之本”。 人的优良品 德由孝产生,一个要成就大事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由孝道教化来 培养。不教孝道,其他的品德便无从教起。因此,家庭教育应该包括孝道教育,应该将孝道 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而孝道教育的好坏反过来又决 定着家庭教育是否到位,是衡量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一条准则。孝道教育就像家庭教育的钥 匙,实践现代孝道,把家庭的孝悌扩展为对全社会的友爱,把家庭的和谐扩展为全社会的和 谐。

  三、在家庭教育中加强孝道教育的优势
  1、潜移默化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容易在孩子的心 灵打上深刻的烙印,在日后的成长中以此为基础作为判断的参照物,因此,父母的一言一 行对孩子来说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央电视台近三年每天都在热播一则公益广告,广告讲的 是一位年轻母亲在给自己的儿子讲小鸭子的故事,讲完后,母亲去给孩子的奶奶端洗脚水洗 脚,那个年幼的孩子见了,便跑到卫生间……当妈妈给孩子的奶奶洗完脚,回到自己的房间 里时,发现儿子不见了,回头一看,只见她的儿子正吃力地端着满满的一盆水,蹒跚地走过 来童声童气地说:“妈妈洗脚。”妈妈欣慰地笑了。随后电视画面上跳出了一行字“其实,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则广告就能很好地说明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 的重要。   
  2、情感性
  父母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形成了亲子之间的强烈的情感性。由于血缘关系,父母对子女 的爱表现出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求索取,只愿付出。从孩子呱呱落地,到呀呀学语,蹒 跚学步,直至长大成人,走向社会,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子女的每一点进步都凝结着父母的 心血和辛劳。对孩子来说,父母不仅给予了他生命,给予了他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更是孩 子精神的支柱和人生的向导。正是父母的这些凝结着爱的艰辛和劳累,才使他们认识到父爱 如山、母爱如海,才能让他们知道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才能使他们受到感染,把父母的爱内 化为自己良好的孝德意识,从而外化为实践,更好地践行孝道,回报父母。
  3、灵活性
  在家庭生活中,无论是日常的学习、生活,还是闲暇的劳动、娱乐,父母可以 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往往是见到什么就教育什么,有什么条 件就利用什么条件。例如: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就可以教育孩子要先让长辈入座,要给长辈 夹菜等;在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父母可以对电视里面关于孝道的剧情进行评论,并且告诫孩 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在外出逛街或旅行时,看到有悖于孝道的事情时,父母可以随 时告诫孩子,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因此,家庭孝道教育具有灵活性。
  4、实践性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孩子可以有机会实际体验孝敬父母的点滴行动。如:在家要帮父母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衣服、刷碗、扫地等;如果父母生病了,要为父母端水、送药、 做饭;父母工作一天劳累了,晚上为父母洗脚、捶背、揉肩……,并且要让他们付诸实践, 养成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这些良好的孝行成为一种习惯,因为让他们强硬记 忆的东西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事情才能在他们的记忆中长久 留存,并不时地对他们产生影响,成为一种自我意识。

  四、家庭教育如何加强孝道教育
  1、重视说服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说服教育是加强孝道教育最基本的方法。例如: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怎 样做是对长辈的孝敬与尊重,怎样做是相反的,怎样做是好的行为,怎样做是不好的 行为,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好的行为受到赞扬、褒奖,就是道德行为;坏 的行为受到谴责、贬低,就是不道德行为。对孩子进行直接的说服教育有一定的呆板性,有 时候他们不愿意听,但是在加强孝道教育方面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总比家长无论孩子做 什么、怎么做都不管不顾的好。
   2、重视情感教育
  情感的存在是人与人之间关系、行为的纽带。情感破裂,关系、行为僵化;情感加深, 关系、行为密切。加强孝道教育最有效的办法当是加强情感教育,采取以情动情,以情喻理 ,以情导行的方法,使子女在“情”,在良心的唤起之下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父母可以用 真挚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孩子的情感,寻找情感的共鸣点,实现双方的情感沟通。例如,可 以给孩子讲一些家喻户晓的古人尽孝的故事,当今社会发生的一些尽孝的事例,或者亲戚朋 友、街坊邻居等子女尽孝的事情,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转化为实际行动 。
  3、重视榜样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 长辈态度的影响。父母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决不能 添了孩子忘了父母。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 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 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 母的好习惯。
  4、重视实践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践行孝道的最好场所,他们可以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践行孝道。如 :在家要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顶嘴、不耍脾气、与父母说话要和声细语;在家要帮父母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生活上要节俭,不挑吃穿、不乱花钱、 节省的零花钱,待父母生日、过父亲节、母亲节时,为父母买点礼品; 要让孩子养 成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5、重视感恩教育
  每个人都应该孝敬父母,而不应该忘恩负义。尽管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图报”的 美德,但也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不懂感恩父母或 者不愿意感恩父母,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也是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反映。感恩是一种 最基本的道德,也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当每个人都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从尊重长辈 、孝敬父母做起,那么,社会风气定会得到和谐的发展。

  五、加强青少年孝道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孝道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基本道德素养
  孝为入德之门,德为成事之本。人的优良品德由孝产生,一个要成就大事
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由孝道教化来培养。不教孝道,其他的品德 便无从教起。因此,在青少年中进行和加强孝道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自我完善 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孝敬父母在整个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孝是一切 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对他人的关怀和爱。因此,孝道教育应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很好 的切入点,对养成青少年的爱心和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基础性作用。
  2、加强孝道教育,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明理诚信的道德素质
  诚信之德在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诚信是修德之本,立人之道。一个 人只 有做到了对父母孝顺、敬爱,才会将真情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之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 明理诚信的高尚情操。现在的市场经济更是讲究诚信,讲究践守信约,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反对欺诈和坑蒙拐骗,这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而这种诚信的品质必须在 家庭的德育阶段培养成型,使青少年对诚信具有理性认识,把信用作为道德底线来对待。 这样,他们一旦出了家门进入社会,就会做出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3、加强孝道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理想信念
  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都处于形成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可 塑性较大。尤其在挑战与机遇共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今天,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作导向,他们就很难明辨是非、把握方向。通过现代孝道教育,能使青 少年更注重与父母沟通,吸取他们的人生经验,接受指导,实践父母的期望,从而有利于政 治上的进步,树立远大理想,做到在政治上让父母放心。
  4、加强孝道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践行孝道,对父母尽孝心,实际上就是对父母要有责任感。人们做出一种行为就必须 对它承担责任。行为有好有坏,好的行为受到赞扬、褒奖,就是道德行为;坏的行为受到谴 责、贬低,就是不道德行为。自我在对责任的恪守中,不做损害父母名声、使父母身背骂名 、让父母极为痛心的事,也不做会给父母带来麻烦和灾祸的事。因此,步入社会,他们不会 为非作歹,违法乱纪,使父母担惊受怕。自觉地维护家庭和社会安定,让父母放心,让父母 为子女的成就而自豪。这就是行孝尽孝,就是将家庭责任扩展到社会,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社 会责任感。
  总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青少年又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 希望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他们,而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家庭 教育。孝道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基础,是衡量家庭教育成败的一条准则。如果没有孝道教育 ,家庭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青少年倡导孝道教育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孝道教育是千秋大业,不是现世功业,所以,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实施孝道教育,加强孝道教 育。

注释:
①②《礼记·祭义》记载曾子的话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③孟子《离娄下》记载:“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JP4〗④《孝经》中讲到:“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于立身”。
⑤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孝,善事父母者,从子。子,承老也”。
参考文献:
[1]高中建 张英敏.传统孝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探讨(职业教育版) [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6).
[2]潘剑锋.论孝悌道德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9).
[3]王洪军.孝道观念与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
[4]肖海平.孝文化的承继与学校教育[J].孝感学院学报,2009,(1).
[5]谢萍.新形势下对传统孝道思想的新认识[J].学海,1999,(3).
[6]廖晶晶 陈军.试论家庭德育的特点[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1).
[7]梅艳玲.谈家庭德育作用于个体的优势[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8).


收稿日期:2010-03-30
作者简介: 郭学渊(1984~),女,山西阳泉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 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2012-11-13 13:48:14 - http://www.ems86.com/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发布2013年度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优秀著作奖  1/9
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公告(中) 11/15
陕西省推荐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六---十 1/13
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 11/15
2011年度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1/19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