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培养学生英语创新思维的教学探索 邵俭春 (白城师范学院,吉林 白城137000) 摘 要: 针对普通高校面临的网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从教学实际出发,借鉴构 建主义理论,从思维发展角度探索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应用能力——以网 络信息为媒介,网络情境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网络环 境下课堂英语情境教学新模式, 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英语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英语教学;普通高校学生;网络 环境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 2010)05-0108-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科技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科技创新、管 理创新和产品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社会对学生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日 益提高,这一切迫切要求他们有英语语言思维的创新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形式的记忆 、模仿和重复使用上。同时,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 教学和创新性英语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实用手段。为了满足新形势对英语教学的需求,使 学生在结业后基本具备自由地、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他们在未来的 工作岗位上进行创新型管理、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提供创新性思维方法,提高人才的国际竞 争力,本文部分借鉴建构主义语言学理论①,从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的英语实际出发,提出 基 于网络环境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构想:把普通高校英语教学逐步转向结合网络实际应用环 境,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英语教学,改变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学 模式,以求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网络环境培养学生英语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的客观必要性 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英语语言思维的现状要求建构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创新思维教学 模式。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英语理解过程汉化现象比较严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产生 巨大障碍,它反映了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缺失,尤其是英语创新思维能力缺失更加严重,其 根本原因就是传统英语教学脱离英语国家实际语言应用环境,语言材料缺乏现实性、实用性 、针对性和时代性,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英语国家的现实生活存在巨大的差距,致使学生英 语表达几乎完全依赖于汉语思维;以汉语语言思维对英语语言现象进行定义、释义、分析和 推理,以英语符号表达汉语思维活动,导致学生英语表达与实际意图在某种程度上相背离, 或 与所学内容及其表达的信息存在巨大差异。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由于汉语概念和英 语概念之间意义的差异性,语言背景的差异性,以及与实例之间的差距,致使学生用汉语思 维方式对英语语义进行的理解和释义漏掉许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英语语义产生巨大扭曲,而 这些方面对英语语言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和作用。转变这种情况的一种比 较现实的途径就是:以网络为媒介,将英语教学置于网络环境之下,依托网络资源,借助网 络信息,通过教师筛选和提炼后将其引入课堂教学;或将学生置身于网络环境当中,通过网 络到英语国家亲眼观察他们国内英语应用的现实情况,进行一定范围的国际交流,缩小英语 表达上的差距。并以此加强与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减少交流中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思 维的影响。转变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英语教育模式。 学生应试能力高而应用能力低,英语语言思维创新能力更低,这一切完全可以从学生的 作文状况体现出来:语序混乱,词语搭配不当,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语言支离破碎,表 达意义不清,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集中体现了学生英语语言思维混乱的现状,这不仅仅是 语法学习和理解程度的问题,也不是词汇记忆的问题,而是英语语言思维的问题,它是 应试教育封闭的教学模式和封闭的思想意识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语言环境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语言思维模式②,无论是本民族语还是外语都是如此。从思 维发展角度来看,语言思维依赖于语言应用环境③,如果缺少适当的语言环境,仅凭借抽 象 的讲解或释义,缺乏语言应用环境中所需求的刺激和激励作用,英语学习者很难实现由汉语 语言思维向英语语言思维的转化,更不可能实现两种语言思维并存,而只能是相互干扰。所 以转化需要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即到具体的环境中去学习和应用,在应用中继续学习,循 环往复方能实现,尤其是作为外语,学习更应如此。 普通高校英语教学属于中高级阶段语言教学,它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英语 语言思维和应用能力,而不是语言模仿能力和复制能力。目前,以应试为目标的课堂英语教 学 中,所谓的“应用”实际上是虚拟环境下应用的假设、复制和再现,是以记忆和复制为基础 ,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学生内心深处会产生不真实感。因此,学生自然也就缺 乏 英语学习的自发动力,而只能用期末考试和英语等级考试的压力作为动力来实现,这种 动力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加上学生英语学习对汉语的依赖,更加大了学生英语语言思维形成 的难度。学生入学时,头脑中已经完整地建立起英语语法结构体系,而且积累了大约四千英 语词汇和四百多词组搭配,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将这些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应用到真 实而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将极大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这种应 用不是虚拟的应用而是实际应用,它是伴随整个学习过程而进行的。 目前,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网络是了解世界最直接、最便捷、最快速和最现实的途径之 一,网络上英语国家的现代英语又是最贴近真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用语,是英语国家人民语 言 思维的最直接的真实反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时代性和现实意义,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能力比较理想的环境。 二、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网络环境及背景和网络语言材料的实际运用,将学生置身于网 络环境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与建构主义所提倡的部分做法相一致,如:“在具体环 境下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④。目前,学生的学习动机倾向于实际应用, 有实 际需求和应用则有动力,而现实的英语教学主要以未来希望和考试压力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带有一定的虚幻色彩和被动意义,学生们感到很不实际,很大一部分学生看不到英语实际 应用的出路,他们只是将英语当作获取学分、奖学金和考试的工具。而对于他们有实际意义 和实际用途的学科,他们则愿意主动付出更大精力去学习,独立探索能力提高的速度也很快 。因此,它折射出以实际需求和应用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建构理论认为:“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 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⑤。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质应当指所学习 的 内容、进行的交流和应用,要有独立的英语思维过程及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它也是学生结 合实际进行的应用过程。英语学习是建构英语思维表征的过程,学生把英语语言知识从教材 搬到记忆中进行复制后再输出的过程已经结束,而且也应该结束了,应该进入到以现有的知 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实现新的用途阶段,因为在中高级 语言学习阶段的普通高校学生应当是英语语言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实践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即学生不应为应对考试而被动接受词汇意义 、语法规则的讲解;而应当在语法规则框架下运用词汇意义与语法规则的有机结合到网络中 去亲眼观察,亲手、亲口实践。其意义的建构应当主要来自于网络应用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意义建构是英语学习者的内在过程⑥,它依赖于现实环境来进行。目 前最普及、最现实和最有利的条件就是网络环境,它是实现英语实际应用不可或缺的媒介, 亦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某些特征。目前学生缺少上述实现意义建构的真实环境或近似的真实 环境,他们的英语表达主要是通过对汉语思维活动的翻译来实现的,仍然属于英语语言“复 制——输出”过程,而不是英语语言思维过程和创新过程。其所谓的应用也是模仿式的应用 ,或是对原有语言材料的复制,绝不是学生自发心理所产生出来的真实语言思维形式,因此 也就形成不了学生的英语语言创新性思维。 三、网络环境下建构同一语言环境的英语思维教学模式 1、网络环境的定位和作用 将网络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背景,将学生直接置身于网络环境中,教师指导学生在网络 中直接应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应用,而且是在同种语言环境下学生用英语进行的实际应用。这 种网络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正常课堂教学的辅助和支持。它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视、听、说一体化功能,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大而且丰富多彩等特点, 将教学内容和信息多元化地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大脑,有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增强对情境中事 物、现象、原理或规律的英语理解程度,加快其英语思维的形成速度,同时减少对汉语翻译 过程的依赖程度。 2、网络教学材料的选取和应用 网络中贴近生活实际的有效材料的利用。通过网络选取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有助于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内容;通过教师的提炼和加工处理,有效地应用到英语课堂,是英语网 络教学的核心和目前比较现实可行的做法。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是重复他人编写的现成的篇章 ,需要有教师的再处理过程;在再处理过程中,融入教师的个人理解和个人方法。 在网络环境背景下,对所选取的同一个内容的学习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多次进行:围绕同 一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以相同或不同的目的对前面的信息进行表述;每一次 的情境既可以相同不变也可以让他们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反复绝不是仅仅为巩 固知识而进行的简单重复,因为在各次学习的情境中会有互不重合的用语,而且需要把概念 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它是通过情境围绕培养学生独立的英语思维 而进行的,尤其是在英语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3、结合网络进行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 第一,阅读:网络中贴近生活实际的有效材料的利用。 网络英语信息十分丰富,构成一个庞大语料库,有待于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目前的英 语教学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中英语国家人民的实际生活用语,通过网络选取贴近他们实际 生活主题的篇章,在实际阅读中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思维,学会用他们的语言思维方式 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开拓思路,减少交流的障碍。同时让学生学 会如何利用英语从中搜寻重要信息,增强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将英语写作应用到网络中去,在应用过程中指导学生写作。 网络是学生写作实习和实践的一个现实平台。引导学生把英语写作应用到网络之中,既 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应用的热情和动力,也可以让他们看到英语的实际用途和与外界交流的渠 道。英语写作在网络中应用可以集中体现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应用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应 用程度和缺陷;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实际英语语言需求和写作中的实际问题,网上英语 交流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帮助和辅导,会进一步增强他们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信心,反过来 又会进一步促进英语学习。 四、转变教学管理方式,建立相应评价体系
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是推进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进程的 一部分,将会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单一模式。在保证教书育人大方向的同时,教学管理上应 适当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选择教学材料的权力,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材料可进 行期前或期末、年前或年末的评估,并作为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要考核内容, 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这不仅是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教学管理部门的 考验。这不仅会拓宽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增强业务能力,同时也会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精 神和积极性。改变目前对教师测评方法单一的状况。 教师需要向管理部门提供所选择材料信息来源,管理部门考察教师所选取材料在学生中 的认可程度、适用性及材料的有效性。它既可以反映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折 射出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对教学的有效监管和办学效果。 所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应当作为普通高校目前和未来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努 力方向和目标,借助和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现实而生动的语言环境和丰富而具有时代性的语 言资料,将它作为学生用英语认识新事物和现象,探索客观规律的手段,在英语语言学习的 同时,也为他们提供进行科学创造、科学管理和科学认识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它符合创新时 代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存在客观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现实可能性和可行性。
注释: ②③朱智贤,林崇德. 思惟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JP3〗①④⑤⑥百度百科.建构主义理论.[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6622 95.htm/,2009-11-10/2010-01-08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林崇德.思惟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662295.htm [3] 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 池上嘉彦著,张晓云译. 符号学入门[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收稿日期:2010-04-01 作者简介: 邵俭春(1963~),吉林白城人,白城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