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生物质能源消费市场性分析 _时代人物 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基金课题
 
林木生物质能源消费市场性分析
投稿信箱:ems9586@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林木生物质能源消费市场性分析 
何继新 刘 莹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市300384) 
  摘 要: 发展替代能源,改善能源结构,不仅是低碳经济的需要,也是保证未来能源供应之必需。本 文以吉林西部木质煤示范项目为例, 以木质煤敏感性分析为起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能源消费市场条件下的林木生物质资源市场 性问题。笔者认为现阶段木质煤产业发展所处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是完全有利于其产业发展的 ,但是 在现阶段的能源区域市场能力上,政策因素对能源消费市场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应结合市 场因素发挥作用。
  关键词:林木生物质;能源消费;市场性 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508( 2010)05-0082-03
  生物质能源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 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陈金链,2000)。林木生物质能源 是生物质能源的一种,是以林木生物质为原料的能源形式。林木生物质是指薪材、灌木、 落叶、树皮、树根及林业加工废弃物等。薪材等林木生物质能源历来是广大农村赖以生存的 重要生活能源和生产能源(王国胜,吕文等,2006)。但是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在使 用木材能源的技术上多停留在传统的直接燃烧,利用方式较为原始,热效率低。因此,以高 科技生物质能源技术为基础的生物质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大力 发展替代能源,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不仅是低碳经济的需要,也是保证未来能源供应之必需 ,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具有较大的前景。现阶段作为林木生物质能源之一的木质煤还没有形 成相应的产业,只是处于项目示范建设阶段,但是木质煤的发展对我国未来林业和农村的发 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吉林省西部木质煤示范项目的分析,阐述基于区域消费市场范 畴下的市场性问题。

  一、吉林省西部木质煤示范项目案例概要
  吉林省西部位于科尔沁沙地东缘,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带,从农业 生产类型上讲是农业与牧业交错带;从土壤类型上讲,是世界著名的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 。由上述特点所定,吉林省西部地区是一个典型的生态交错带。由于自然因素和长期的超负 荷开发利用,区土地荒漠化趋势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沙漠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吉林省 西部13个县(市、区)荒漠化较为严重的26.6万公顷土地划归林业部门治理。按照吉林省政府 的生态建省思路,根据市场情况,考虑到西部地区资源现有条件、实施的可能性和对全省的 示范作用,2006年确定本项目,以生物量和抗性为目标选育出适合盐碱地造林的怪柳优良无 性系3个,四翅滨黎优良无性系3个,适合沙地的优良能源树种5种以上。建设规模为营建示 范能源林100万亩,其中,营建采种母树林1000亩、优良无性系采穗圃400亩,在白城地区盐 碱地营造能源林5万亩,优良沙地能源林75万亩,在松原地区营造能源林10万亩,在双辽市 营造优良沙地能源林10万亩。能源林建成后,在当地引进年产30万t的生物质颗粒压缩生产 线,将收获的薪材全部加工成木质煤。其中,在白城地区建年产生物质成型燃料3000t生产 线80套、松原地区10套、双辽市10套。这将对吉林省能源林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如将 吉林省废置的1000万亩土地全都建成能源林,完全可以补充我省石化能源的不足,使西部成 为吉林省的木质煤基地,彻底改变吉林省西部落后面貌。

  二、能源消费市场分析起点:木质煤项目敏感性分析
  吉林省西部木质煤示范项目计算期12年,其中建设期3年,投产期第l年按设计能力的60 %计算,第2年按设计能力的80%计算,第3年及以后各年均按设计能力的100%计算。年总成本 估算为:能源林基地建设总成本9564.64万元;木质煤生产成本 11970万元,主要包括原料 成本6900万元,人工成本3000万元,粉碎耗电成本420万元,成型耗电费用1260万元,设备 损耗折旧费、设备维修费和管理费390万元,木质煤销售收入13500万元。木质煤的价格是由 其热值和煤炭相比较以后,由单位热值花费的货币量与煤炭的价格相结合推算出来的。木质 煤生产线可实现年利润1530万元,需要用3年左右的时间即可收回成本,按设备使用寿命为1 0年,可实现利润收入12440万元。本项目以12%作基准收益率,选定木质煤生产成本、销售 价格、木质煤产量作为变量,以各变量按±20%的幅度变动,计算相应的内部收益率,结果 见表1。
  表1:敏感性分析表
  〖BG(!〗〖BHDFG5mm,FK45mmZQ*7,K30mm,K50mm,K40mmF  
  从敏感性分析来看,木质煤价格是最为敏感的因素,其对内部收益率的影响最 大,甚至 当价格下跌幅度达20%时,项目的内部收益率竟然降到了负值。结合财务分析的结果可以得 到以下结论:本项目经济效益较高,投资回收期较短,财务净现值远大于零,内部收 益率为〖BF〗18.76%〖BFQ〗,大于基准收益率,项目是可行的。但是,本项目受市场波动 的影响程度较大, 抗风险能力有限。在以上的财务评价和敏感性分析中发现,吉林西部的木质煤示范项目对市 场因素的波动非常敏感,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项目面临的区域能源消费市场进行分析。

  三、现阶段林木生物质能源面临的能源消费市场分析——基于木质煤示范项目
  1、林木生物质能源木质煤产品自身分析
  木质煤产品属于环保绿色能源产品,这类产品有利于缓解生态压力、减少污染、提高能 源的利用率。它在消费过程中不但可以满足消费者正常的消费需求,还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绿 色消费效用。但是这种绿色效用往往是间接的,而且经常具有外部性。例如木质煤产品的使 用功能与普通煤炭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其绿色品质主要表现在其使用先进的生物质固化技术 ,变废为宝,并且有利于充分燃烧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单个消费者使用 木质煤产品所发挥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不仅仅是消费者本人受益,而是所有人都受益 ,这种外部性不利于激励消费者个人支付额外的绿色成本。也就是说,按经济人假设判断, 消费者不愿意为环保绿色产品支付过高的价格。
  2、林木生物质能源木质煤产品目标消费群分析
  木质煤产品主要是煤炭的替代品。所以木质煤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应定位在原煤炭消费群 的基础上。因此,本产品主要定位在营利性的组织(用煤企业)以及农村和城市周边依然用煤 和秸秆作为主要燃料的散户。这里,通过不同角度对这两部分目标消费群进行分析。
  一是从目标消费群的收入水平角度来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者对绿 色消费的支付能力。处于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者,收入水平与产品价格呈负相关的需求弹性 ,即收入水平越高,对价格越不敏感。吉林西部属于吉林省的落后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不是 很高,他们对木质煤的支付能力有限,对能源价格非常敏感。由于这个地区用煤企业最关心 的也是企业利润水平,因此同那些用能散户一样,用煤企业对能源价格也比较敏感。但是, 用煤企业无论是购买能源产品的总金额还是企业可支配收入水平都远远超过各用能散户,所 以与用能散户相比,用煤企业对木质煤的支付能力有所增强。
  二是从目标消费群对木质煤产品的偏好及接受程度来看,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偏好程度 和接受程度越强烈,产品的竞争力越强。吉林西部地区在用能结构方面多是以煤、薪柴、秸 秆为主。这些用能散户对木质煤产品的偏好及接受程度,主要是建立在木质煤和现有燃料在 价格和实用性的比较上。由于木质煤占地少,热效率比现有燃料高,从而节省用量,大部分 被 调查用户都比较清楚煤炭、秸秆在存放和燃烧过程中的缺点,所以如果木质煤和现有燃料在 价格等同或接近的水平上时,他们很有可能会选择木质煤作燃料。另外,随着煤炭资源价格 上涨,环境排污指标日益标准化,使得耗煤企业的燃料支出和环保投入不断增加,直接影响 到企业的利润水平。寻求价格合理且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燃料成为耗煤生产企业可持续性发 展的出路之一。因此,用煤企业对较为清洁的燃料—木质煤的偏好和接受程度会逐步增强。  
  三是从目标消费群对价格的敏感度来看,经济学理论指出商品的价格会影响消费者的需 求量。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构成需求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弹性越小则表示对 价格的敏感度越低。木质煤产品的消费群由于在收入水平和对产品偏好及接受程度的差异, 导致了他们对价格敏感度的差异。用煤散户由于收入有限,所以未来价格的变动会导致 其需求量的大幅度变动,他们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对价格非常敏感。用煤企业虽然是以盈 利为目的,不希望看到燃料价格上涨。但它毕竟有一定的收入水平,对待价格的上涨有一定 的“忍受能力”,对价格敏感度不如用能散户强烈。结合绿色消费群理论,吉林西部木质 煤项目所面临的目标消费群——用煤企业和普通用煤散户属于“浅”绿色消费者,甚至是非 绿色消费者①,其关心的是木质煤和煤炭的价格比较。木质煤与煤炭是属于相互替代的关 系。
  3、林木生物质能源木质煤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目前,吉林西部地区各用能散户和用煤企业的煤炭来源主要是内蒙古霍林河地区提供的 。煤炭的价格虽然稳中有升,然而却依然低于木质煤的价格。在进行项目财务评价的时候, 同把木质煤和煤炭的热值比较,给木质煤的参考定价是450元/t,而同期内蒙古霍林河煤炭 在吉林西部能源消费市场的价格不超过410元 (张彩虹,2006)。所以从一段期间来看,在吉 林西部的能源市场中木质煤产品在与煤炭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地区煤 炭的需求量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需求缺口可能会逐步扩大;随着煤炭缺口的扩大,煤炭 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在吉林西部的能源市场中,来自霍林河煤炭的价格会逐渐赶上并超过 木质煤产品的参考价格,由于木质煤和煤炭是相互替代关系。根据经济理论中的交叉弹性, 煤炭的价格上涨会增加对木质煤的需求量,所以从长期来看,未来木质煤能源产品在价格上 相对于煤炭是有竞争力的。但是,通过对目标消费群的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用煤企业还 是农村用能散户由于他们对价格都比较敏感,所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这些能源产品 的消费群在木质煤和煤炭产品的选择中,选择的天平无疑是向煤炭产品倾斜的。这必将 会影响到木质煤在市场的占有率,又根据现代市场中以销定产的原则,这也将影响到木质煤 的产量,继而降低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当然,为了增加木质煤的产量和市场份额,可以采用 灵活的价格策略。但是这种增加市场份额的方法在实际中是不可行的。因为现在木质煤的产 品价格高于煤炭产品,如果想增加市场份额吸引消费群,降低木质煤的价格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做法虽然有可能增加木质煤的市场份额,进而提高内部收益率,但是价格的下降会带来 严重的后果,由敏感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与木质煤产量相比,木质煤的价格对内部收益率 来说是更敏感的因素,价格的下降所导致的内部收益率的下降幅度要远大于产量的上升而带 来的内部收益率的上升幅度,所以靠降价来增加市场份额的策略对木质煤来说效果弱化。另 一方面,木质煤项目刚刚兴起,根本不具备与优势的煤炭产品打价格战的实力。所以在现行 的能源市场价格体系下,拥有清洁优势的木质煤产品在竞争力方面反而处于劣势,可见现行 的能源市场价格体系是不能反映木质煤产品的清洁优势的。同时,由于环境成本没有纳入到 现行的能源市场价格体系之中,政府虽然对煤炭征收了一些税目,但是因为严重 污染 性而产生的环境成本的税目尚未征收,如果政府现在就对煤炭征收生态资源税,就相当 于变相的增加了煤炭的生产成本,煤炭企业为了保持原有的利润率,就必须上调煤炭的市场 价格。此时,在吉林西部的能源消费市场中,煤炭和木质煤的竞争力强弱就有可能发生此消 彼长的变化,在征收了生态资源税的条件下,煤炭的市场价格很可能高于木质煤的参考定价 ,能源消费群选择能源产品的天平就有可能向木质煤产品倾斜。

  四、基本结论
  从现阶段制定的涉及林木生物质能源法规与战略规划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已下决心大 力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作为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分支之一的木质煤产业自然也是我国政府 要发展的产业对象之一,并且为木质煤在内的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确定了宏观发展目标。因 此,现阶段木质煤产业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完全有利于其产业发展的。但是从政策因素与 市场因素相结合的角度上说,在现实的能源消费市场中,煤炭的劣势虽然较多,但是木质煤 现阶段还无法撼动煤炭在能源消费市场中的地位。在现阶段的能源区域市场能力上,由于目 前木质煤的市场竞争力不可能很强,所以政策因素对能源消费市场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很重要 。目前虽然我国对能源带来的污染状况日益重视,但是以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为基础的资源 环境税目前还处于审议和论证阶段。此外,政府针对木质煤企业的补贴额度也尚未确定。因 此现阶段木质煤的市场竞争力是处于弱势的,政策因素对市场的引导程度不够。如何弥补木 质煤的市场竞争力是政策因素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总之,目前木质煤产业发展所处的外部 环境较为有利。但是,政策因素在引导资源因素和市场因素推动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方 面还存在较大问题,成为现阶段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在未来木质 煤 产业发展的诸因素中,除了首要的政策因素外,市场因素是仅次于政策因素的因素。

注释:
①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对绿色产品也有一定程度的偏好,但仅仅表现在当绿色产品与同类 产品价格相同时,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喜欢绿色产品,但并不愿意为绿色产品支付额外的成 本,这部分消费者如果可以算作绿色消费者的话,叫做“浅”绿色消费者;还有一些消费者 ,其环保意识非常淡漠,产品的绿化程度根本不是他们消费决策中的参考因素,这些消费者 属于非绿色消费者(李瑞阳,2000)。
参考文献:
[1]陈金链.未来的燃料——生物质能[J].能源工程,2000,(2).
[2]王国胜,吕文,刘金亮.中国林木生物质资源培育与发展潜力研究报告[J].中国 林业产业,2006,(1).
[3]曹金珍,张璧光,赵广杰.木质生物质在能源方面的开发和利用[J].华北电力大 学学报,2003,30,(5).
[4]陈喜龙,谭跃辉,王义强,严永林.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 发展对策[J].可再生能源,2005,(1).
[5]姜书,宋维明,李怒云.关于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 2007,(1).
[6]李瑞阳 . 21世纪的重要能源—生物质能[J].世界科学,1999,(1).
[7]张彩虹,张大红,黄雷等.林木生物质能源的经济分析和可行性研究报告[J].中 国林业产业,2006,(1).
[8]Niels I. Meyer,Anne Louise Koefoed. Danish energy reform: policy impli cations for renewables[J]. Energy Policy,2003,31(7).
[9]okko van Aardenne. Policy for bio一energy in Netherlands[J].World Env ironment,2001,(2).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联2009年度社会科学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008 年度“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收稿日期:2010-03-16
作者简介: 何继新(1972~),吉林市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 方向为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科学。
刘莹(1976~),女,吉林市人,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硕士。
 

 

2012-11-13 13:41:21 - http://www.ems86.com/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发布2013年度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优秀著作奖  1/9
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公告(中) 11/15
陕西省推荐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六---十 1/13
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 11/15
2011年度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1/19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