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解题策略及大学生翻译能力培养 _时代人物 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基金课题
 
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解题策略及大学生翻译能力培养
投稿信箱:ems9586@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解题策略及大学生翻译能力培养 
李庆丽
(长春大学,吉林 长春130021) 
  摘 要: 长期以来,“译”作为语言基本功之一,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 大学 英语四级考试改革,汉译英作为改革后出现的一道题目正式体现了对我国大学英语综合能力 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新题型“汉译英”的命题特点,探讨其解题策略,提出帮助提高学生汉 译英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大学英语; 解题; 策略; 翻译; 能力; 培养 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 2010)05-0066-02
   翻译是一种综合技能。如果我们把阅读看作是“语言输入”,写作是“语言输出”的话, 那么翻译就是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一种双向活动。① 2005年2月,全国 大 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内容和形式做出了重大改革,翻译题型的改 革很大,其命题形式变革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常用句子、短语或习惯用语的汉译英的能力,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这一改革理清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翻译 能 力培养的关系,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②笔者就06年至09年新题型 翻 译部分进行以下分析,并总结了相关解题方法,进而对如何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进行了粗浅地 探讨。

  一、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解析
  新题型汉译英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难度比以往英译 汉要大。就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命题的特点,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点:
  1、注重测试语法基础知识,尤其是一些较难的语法知识,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 虚拟语气、主谓一致等语法要点。
  2、所选句子的表达方式和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与英语差别较大,翻译时需作一定的调整 才能使译文达意、自然。
  3、注重测试词汇知识。主要表现在词汇难度的增加上。考英译汉时,考生可以根据上 下文推测出生词的含义,而考汉译英时,如果考生词汇量不够或对英语基本语法知识模糊, 则很难下笔。

  二、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策略及技巧
  汉译英是反映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难度比英译汉要大。由于汉 英结构不同,表达方式迥异,要准确翻译就必须掌握必要的策略和技巧。翻译策略及技巧是 学生对翻译学习所采取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既包括直接作用于翻译学习的特殊思路,也 包括间接支持翻译学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第一:要善于仔细地、深入地、准确地理解中文原文的意思,因为准确的理解是做好翻 译的前提。中文和英文的对应词有时意思并不相同或者不完全相同,不能照字面翻译。例如 , It is said that those who are stressed or working overtime are       (更有可 能增加体重).“增加体重”不能直接翻译成increase weight,而是要使用固定搭配 put o n weight。所以,标准答案应为:more likely to put on weight.
  第二:有时候中文字面的意思表达不充分,部分信息被省略了或被隐藏起来了,即暗含 的意思,必须把它明白地翻译出来。如:Medical researchers are painfully aware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他们至今还没有答案)。(2008年12月) 这里采用增词 译法,在句中加上find,即to which they have not found solutions so far。
  第三:有些中文词语没有什么特殊涵义,而与之相对应的英文词语却有着特殊的涵义。 例如,In my sixties, one change I notice is that ___  (我比以前更容易累了).(07 年12月)这里的“累”最好译成 tired 而不是 带有能耐劳苦之意的tough。而此处只能是I  am more inclined to get tired than before。
第四:避免用中式英语进行表达,而要尽量用地道的英语进行表达。例如, Some psyc hologists claim that people     (出门在外时可能会感到孤独). (2006年12月)这里 的“出门在外”不能翻译成outside the door,而应该是 away from home。
  第五:注意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不能只注意翻译的形式,还要注意翻译的内涵 。例如,The nation’s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rise            (以每年1200万的速度 ).此处 “速度”就不能简单地翻译成 speed 而应是at a rate of 。虽不会造成为文化交 流的障碍,但却不是地道的表达方法。为了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最好是用能够跨越文化障 碍的表达方法,即:at a rate of 12 million every year。
  第六:汉语和英语在语法语序和句子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中译英的时 候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变化。例如,     (直到他完成使命)did he realize that he was  seriously ill.(2008年6月)当not until 至于句首时,主句需使用倒装结构,所以正确 答案应为 Not until he had finished his mission。
  翻译策略和技巧有的适用于整个翻译过程,有的适用于翻译过程的某一阶段,这几种翻 译学习策略是互相联系的,可以彼此促进和补充,学生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可以交替应用 几种策略,在教学中,老师也要指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汉英翻译水平,必须加强对上述各方面的培养。具备一定的翻译能 力可以促进英语学习,但现在大学生汉译英能力普遍比较低下,究其原因很多。首先,中国 的英语教学缺乏整体的规划。第二,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普遍缺乏必要的翻译训练。第三, 受母语的影响,翻译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第四,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不足 。所以培养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③

  三、 教学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可以促进英语的其他方面的学习,可增加学习英语的 兴趣,亦可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我们必须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找到切实可行 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那么,在教学中该以何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呢?
  1、制定一套系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纲。规范、高效的教学需要有纲领性的文件来把 握方向,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际, 制定一套教学大纲。这样,教师在教学 中就会有方向有方法。还可以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与翻译教学配套的课程体系。这样就会 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 达到提高大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
  2、结合大学英语教材特点进行翻译实践。教师可在教材每个单元中选取一些难度适中 ,题材、体裁全面,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阅读文章或段落,作为翻译实践材料。 而 后,进行讲解,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翻译技巧及理论,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到做好翻 译对原文背景知识理解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比如,在讲授某一文体的翻译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 荐译语中相同风格的范文,让他们感受名作、范文的遣词、行句、谋篇,并定期、不定期地 对学生访谈,检查他们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
  4、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辅助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网 络已成为现代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基础英语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 言基本能力,而多媒体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语料库,开放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平台是现代英语教学不可多得的得力工具。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我国 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翻译活动会越来越频繁的背景 下,双语转换能力已经成为所有职业人士必须具备的能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作为大学英语 教学的一部分,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与探索。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它的 开展和改革是任重而道远。教师只有在英语教学中重视翻译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翻 译能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注释:
① 穆雷.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②刘戈.解读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长沙铁道学院学报[J].2009 (3):233-23 4.
③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 63-65.
④张尧学. 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  (8)


收稿日期:2010-03-15
作者简介: 李庆丽(1980~),女, 黑龙江哈尔滨人,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 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012-11-13 13:07:21 - http://www.ems86.com/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发布2013年度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优秀著作奖  1/9
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公告(中) 11/15
陕西省推荐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六---十 1/13
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 11/15
2011年度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1/19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