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本抑或数字:学术期刊的时代抉择  _时代人物 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基金课题
 
纸本抑或数字:学术期刊的时代抉择  
投稿信箱:ems9586@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纸本抑或数字:学术期刊的时代抉择

2013-11-29 11:25: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29日第530期

  

  【核心提示】信息成为举世共享的资源,网络成为人们社交的主要手段之一,廉价的电子数据传输取代书籍、杂志、报纸和录像带,人们利用电子手段免费从数字图书馆撷取资料。

 

  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所在学校请来美国情报学家兰卡斯特教授开办讲座,谈到“无纸信息社会”。大家心生疑惑,怎么可能“无纸”?纸本图书报刊岂能消亡?时光进入90年代,数字化浪潮如期而至,并迅速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成为举世共享的资源,网络成为人们社交的主要手段之一,廉价的电子数据传输取代书籍、杂志、报纸和录像带,人们利用电子手段免费从数字图书馆撷取资料……

 

  期刊数字化、数字出版与数字期刊

 

  期刊数字化,通俗的理解是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纸本期刊进行扫描复制,改变其载体形态,实现知识内容的数字化存储与利用。数字出版是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从事出版活动。数字化渗透到文献出版的各个环节,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营销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等。数字期刊就是按照数字出版方式生产的期刊。它和传统纸本期刊具有相同的功用,即发表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确认其对作品的首发权,履行著作权登记职责;学术成果认证及同行评议;通过读者的阅读利用达成学术交流与传播的目的,通过订购销售渠道实现知识产品的经济价值,通过期刊的收藏积累或文档保存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数字期刊,特别是大型全文期刊数据库,成功地应用数据发掘、知识发现、超文本链接等先进技术,对期刊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挖掘,提供高性能的搜索引擎,实现“一站式”检索。一个权威的数据库,就是功能强大的科研支撑平台,一旦嵌入研究人员的科研环境,便成为他们须臾离不开的好帮手。在传播时效性和空间范围方面,数字期刊也大大优于纸本期刊。这也许正是数字出版、数字期刊能够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数字期刊冲击纸本期刊

 

  数字期刊给纸本期刊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不容小觑。人们注意到,纸本期刊印数减少,个人和团体订户数量下降,刊物经营发生困难,甚至出现生存危机。究竟怎么看数字化对学术期刊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是国内最大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之一,馆藏纸本图书超过500万册,电子图书200余万种,引进和自建数据库100多个。学术期刊历来是学者普遍使用的文献类型。就期刊采购而言,本馆2013年订购纸本中文期刊1456种,纸本外文期刊897种,合计2353种;同年采购的数字资源中可利用全文的外文期刊7000多种,中文期刊9000多种,合计16000多种。两者比较,品种数量相距近7倍。从期刊利用情况看,差距更为明显。本馆报刊阅览室全年接待3000余名读者到馆阅览、复制报刊资料,而数字资源的极大丰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例如,本馆引进的中国知网论文下载量达到217万篇/年,西文期刊数据库JSTOR年下载量86000多篇。目前,多数读者已经习惯使用数字资源。凭借海量信息和便捷的利用方式,数字资源成为科研人员获取文献信息的首选。

 

  当然,也有一部分读者多年养成阅读纸本期刊的习惯,对他们需求的满足是我们保留纸本期刊订阅的初衷。而国内某大型科研机构图书馆则已停止了纸本期刊的订购,主要依靠数字资源的网上传递服务来满足科研需求。由此可见,图书馆调整馆藏发展政策,减少甚至取消纸本期刊订购可能会提速。据了解,一般纸本学术期刊的印数维持在1000册左右,质量较好的印数可达2000—3000册。学术期刊的主要订户是大学、研究机构图书馆,如果这些机构的订数持续萎缩,纸本期刊的前景将会堪忧。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出版部门确实需要认真研究对策、探寻出路。

 

  博弈必将恒久持续

 

  应对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国内期刊编辑出版部门的做法有三:一是学术期刊自办网站,上传论文数字版本,供读者浏览;二是加盟大型数据库(如万方、维普、CNKI等),实现期刊论文的网上传播,获取一定数字资源补偿费用;三是尝试学术期刊的网络出版营销,探索新的赢利模式,积极打造集“在线投稿审稿、在线编校标注、数字出版授权、论文实时发表、网络订购发行、网上浏览下载”为一体的数字出版平台。一部分期刊开始引入开放存取(OA)机制,来满足用户需求。目前,学术期刊出版仍处于纸本出版与数字出版并行的阶段,数字出版呈上升趋势,但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二者的博弈必将恒久持续。

 

  无论如何,学术期刊的生命在于学术,学术进步才能带来学术期刊的繁荣。高水准的学术品位应该是学术期刊的不懈追求。学术机构要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学术期刊的队伍建设,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是不断提高刊物质量、积极应对数字化挑战的关键。

 

  (作者:杨沛超,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主任、教授)

 

2013-12-03 00:35:06 - http://www.ems86.com/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发布2013年度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优秀著作奖  1/9
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公告(中) 11/15
陕西省推荐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六---十 1/13
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 11/15
2011年度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1/19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