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 第一届法学博士后科研成果奖评奖结果
公 示 阅读次数: 444 专著类(按获奖成果得分由高到低排序):
奖 项 博士后姓名 获奖作品 博士后流动站 现工作单位
一等奖 冀祥德 《控辩平等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二等奖 沈 涓 《合同准据法理论的解释》,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所
周刚志 《财政分权的宪政原理--政府间财政关系之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5月 厦门大学法学院 中南大学法学院
三等奖 徐阳光 《财政移转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董 皞 《司法解释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广州大学法学院
游劝荣 《依法执政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相互关系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优秀奖 但未丽 《社区矫正--立论基础与制度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中国政法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简海燕 《美国司法报道的法律限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2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首都医科大学
向 燕 《刑事侦查中隐私权领域的界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西南政法大学
徐留成 《身份犯比较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2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
朱应平 《澳美宪法权利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论文类(按获奖成果得分由高到低排序):
奖 项 博士后姓名 获奖作品 博士后流动站 现工作单位
一等奖 易 军 《法律行为制度的伦理基础》,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二等奖 张南宁 《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认识论反思与重构》,载《法学研究》2010年第1期 中国政法大学 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
倪 斐 《公共利益法律化:理论、路径与制度完善》,载《法律科学》2009年第6期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三等奖 冉 昊 《对物权与对人权的区分及其实质》,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陈 虎 《提高死刑案件证明标准--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3期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
吕 芳 《婚姻家庭制度的法理学基础》,载《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8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国家法官学院
优秀奖 陈永强 《民法内部体系初论》,载《第三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2010年10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郭云忠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 ,载《政法论坛》2009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国家检察官学院
何 萍 《论特殊防卫中的犯罪侵害--兼评邓玉娇故意伤害案》,载《法学》2009年第8期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刘 轶 《论欧盟金融服务法中的最低限度协调原则》,载《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3期 南开大学法学院 南开大学法学院
罗培新 《公司法的合同路径与公司法规则的正当性》,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华东政法大学
张 力 《社会转型期俄罗斯的公共所有权制度--兼论公共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的制度关系》 ,载《法律科学》2009年第2期 华东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以上获奖成果名单自公布之日起,7日为异议期。在异议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公布的获奖成果持有异议,均可向第一届法学博士后科研成果奖评审委员会提出。异议材料须写明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匿名异议材料不予受理。所有异议材料须在异议期内寄送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过期不予受理。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4065527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
|